可液化地基处理常用哪几种方法?

已邀请:

Jlee

赞同来自: 留余香

处于饱和状态的砂土或粉土,在重复或突变荷载作用下,孔隙水压力上升,土粒间有效应力降低,在土中排水条件不畅的情况下,可能使土粒处于悬浮状态,这时土体的抗剪强度丧失,这现象称为砂土的液化。

其液化的内在条件为:

① 土粒无粘性或低粘性,且结构松散;

② 土处于饱和状态;

③ 土中排水条件差,超孔隙水压力不易消散。

可液化地基的处理,其出发点是改变它的内在条件,增加土体密实度和改善排水条件。

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

1)强夯法: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和夯击能,可处理4~10m深度范围,处理的宽度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的范围,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/2~2/3,且不宜小于3m;

2)桩基或深基础:采用桩基础时,桩端伸入液化浓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,应按计算确定,且对碎石土、砾、粗、中砂、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少于0.5m,对其它非岩石土不宜少于1.5m;

3)加密法:包括振冲法、砂石桩法等,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,采用振冲法和砂石桩法加固后,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大于液化判别标贯临界击数;处理的宽度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的范围,每边超出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/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/5,砂石桩法还不应小于5m;

4)换填法: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。液化地基土的处理范围,在基础外缘以外的处理宽度,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/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/5。

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