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地基处理后的fspk不小于 200kPa( CFG ),压缩模量不小于22MPa ,并且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性,变形满足规范要求。
我发现现在很多做结构设计的有这样的要求:
地基处理后的fspk不小于200kPa( CFG ),压缩模量不小于22MPa ,并且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性,变形满足规范要求。
①压缩模量不小于22MPa ,这具体是什么意思?·是整个压缩层范围内的综合压缩模量(厚度加权平均),是指加固深度范围内的结合压缩模量,是某个土层的压缩模量,还是别的什么压缩模量?这个要求太笼统了,也不知道是哪个压缩段的以及要求这个干什么。难道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要求了还不够吗?
②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性。这个怎么消除,怎么才算消除了?有什么标准?本来地基的均匀性的评价就是一个笼统的东西,怎么去量化评价?
③一些做检测的竟然按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》的公式(9.2.8-1),算了一下基础底面下(未进行处理前的基础持力层)土层的复合土层压缩模量,假如算下来是30MPa ,则结论就给出压缩模量不小于22MPa。 这个叫检测吗?检测是什么意思?我感觉这个写检测报告的人好像还不明白①中提到的问题。
④变形满足规范要求。一看到这里,大家肯定都知道要满足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第5.3.4 条这条强规。但是在实际中做起来,我感觉不好实施,尤其是复合地基和桩基的沉降验算。
我们这里复合地基主要就是夯实水泥土桩和GFG 桩。人们在设计中变形验算都是用软件计算各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。这合适吗? .不知道大家在具体工作中是如何做的。
没有找到相关结果
已邀请:
1 个回答
不以物喜
赞同来自:
设计将整个地基设计的要求都丢给勘察了。设计提出的这些要求中,许多工作是应该由设计来完成的,也只能在上部结构设计之后才能做的工作,怎么可以由勘察来保证呢?勘察只能探明地层,这当然对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条件,但能否采用CFG 桩并不是单由勘察可以决定的,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也不是设计讲了就一定能做到的,至于变形满足规范要求,更不是勘察阶段所能验算的。怎么知道满足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呢?那与上部结构的体形、荷载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。变形满足规范要求是一个研究课题,勘察怎么能保证呢?
我曾经遇到一个工程,甲方给折腾得没有办法来找我咨询,设计提出搅拌桩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要达到160kPa ,可是施工以后的检测结果是怎么做都达不到设计提出的这个要求,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工程就做不下去了。我一看,这个场地的天然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才100kPa ,我告诉甲方,这个场地用搅拌桩处理,处理以后的地基承载力,置换率再高,最多只能到140kPa ,是不可能达到160kPa 的。因此,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结果,并不是地基处理的设计有错误,也不是施工有问题,问题出在设计本身,设计提出的这个要求不符合这个场地的地质条件,是错误的要求,是强人所难的要求。
讲到复合地基的模量,那是检测不出来的。应该在地基处理设计时同时按规范的公式估计的,对与不对,没有办法检测,也不需要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