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,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!
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
搜索:
挡墙设计内容有哪些,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挡墙
没有找到相关结果
sunsan
赞同来自: 刘八爷
一、挡土墙形式的选择:
选择原则:
(1)用途、高度与重要性;
(2)地形、地质条件;
(3)就地取材、经济、安全。
1.重力式挡土墙(gravity bulkhead)
靠自重保持稳定,适用于H< 5m 的低墙。
材料:块石、砖、素砼(plain concret)。
优点:结构简单、施工方便、可就地取材,应用较广。
缺点:工程量大,沉降大。
2.悬臂式挡土墙(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):
靠墙踵悬臂以上的土重维持稳定,墙内钢筋受拉力。
适用性:重要工程;H>5米 ;地基质量差(墙轻);缺石料等。
3.扶壁式挡土墙(buttress retaining wall) :
扶壁:间距—0.8~1.0H, 其作用—增加抗弯性能,保持挡土墙整体性。
材料:钢筋混凝土(reinforced concrete)
应用:H>10米场所。
优点:工程量小;
缺点:技术复杂、费钢材。
4.锚杆式挡土墙(bolt retaining wall):
组成: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、墙面、钢拉杆
适用:重要工程,墙高已达H=27米 。
材料:钢筋混凝土、钢材。
优点:结构轻、柔性大、工程量少、造价低、施工方便。
缺点:技术复杂。
5. 加筋土挡土墙(reinforced fill wall)
组成:面板(faceplate)、筋带、填料(filling)三部分。
优点:(1)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和土与筋带的共同作用;
(2)挡墙结构轻巧,便于现场预制(precast)、拼装施工快;
(3)能抗寒,抗地震;
(4)造价低,可节省25~60% (与重力式比)
常用拉筋材料:钢筋混凝土、镀锌铁皮、扁钢和土工合成材料等。
评价:锚杆式挡土墙利用锚定板的被动土压力来平衡主动压力,比加筋挡土墙靠金属与土之间的摩擦 力来平衡土压力要优越。
二、挡土墙初定尺寸
以常用的重力式、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为例,研究挡土墙型式选定后,初定其尺寸。 1.挡土墙的高度H 通常挡土墙的高度是由任务要求确定的,即使墙后被支挡的填土呈水平时为墙顶的高程。有时,对长度很大的挡土墙,也可使墙顶低于填土顶面,而用斜坡连接,以节省工程量。 2.挡土墙的顶宽 挡土墙的顶宽为构造要求确定,以保证挡土墙呈整体性,具有足够的强度。对于砌石重力式挡土墙,顶宽应大于0.5m,即2块块石加砂浆。对素混凝土重力式挡墙顶宽也不应小于0.5m。至干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或扶壁式挡土墙顶宽不小于300mm。 3.挡土墙的底宽 挡土墙的底宽由整体稳定性确定。初定挡土墙底宽B=0.5H~0.7H,挡土墙底面为卵石、碎石时取小值;墙底为粘性土时取高值。 挡土墙尺寸初定后,经挡土墙抗滑稳定与抗倾覆稳定验算。若安全系数过大,则适当减小墙的底宽;反之,安全系数太小,则适当加大墙的底宽或采取其它措施。保证挡土墙既安全又经济。
三、挡土墙的验算(checking computations) :
内容:抗滑稳定、抗倾覆(overturn)、承载力三方面
1、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:
(1)墙身自重W,作用于挡土墙的重心;
(2)主动土压力,作用于挡土墙墙背;
(3)被动土压力,作用于挡土墙前,设计中不考虑;
(4)基底反力:SV —垂直分力;SH —水平分力。
2.抗滑稳定验算:
滑动力:Pax=Pacos(δ+ε),
抗滑力:(Pay+W)μ
Pay=Pasin(δ+ε)
式中 μ—基底摩擦系数。
要求:抗滑力/滑动力=Ks>=1.3
悬臂式挡土墙:墙踵(wall heel)以上的土计入墙自重,再进行验算。
如达不到要求:
(1)加大W,即增大断面尺寸;
(2)加大μ ,即墙底做砂石垫层;
(3)加大抗滑力,做逆坡;
(4)对软土地基,其他方法都不经济或无效,
加拖板:
拖板与墙踵之间用钢筋连接,拖板上土重W’可加大抗滑力。
3、抗倾覆稳定验算
要求:
如果达不到要求:
(1)加大底宽,从而加大W;
(2)加大a,墙趾加长(图5.35);
(3)做卸荷台。在卸荷如以上的压力不能传到下面,故减少了主动土压力。
4、地基承载力验算
与偏心受压相同,应同时满足:
(1/2)(δmax+δmin)<=f
smax<=1.2f
式中 f——承载力标准值。
四、 墙后回填土的选择
1.理想的回填土 卵石(scree)、砾石(gravel)、粗砂、中砂的内摩擦角大,主动土压力系数小侧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小,使墙节省工程量保持稳定性。无疑,上述粗粒土为挡土墙后理想的回填土。 2.可用的回填土 细砂、粉砂(silt)、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的粉土、粉质粘土和低塑性粘土为可用的回填土,如当地无粗粒土,外运不经济,就地取材(use local materials)。 3.不能用的回填土 凡软粘土、成块的硬粘土、膨胀土(expand soil)和耕植土,因性质不稳定,在冬季冰冻时或雨季(rainy season)吸水膨胀都将产生额外的上压力,对挡土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,故不能用作墙后的回填土。五、墙后排水措施 1.无排水措施的危害
在挡土墙建成使用期间,如遇暴雨,使填土的重度增加,内摩擦角减小,土的强度降低,导致填土对墙的土压力增大,同时墙后积水,增加水压力。若遇软弱地基,则因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的破坏。
2.排水措施的部位与构造
(1)截水沟(catchwater) 凡挡土墙后有较大的面积或挡山坡,则应在填土顶面、离挡土墙适当的距离设截水沟,把坡上、外部径流截断排除。截水沟的剖面尺寸要根据暴雨集水面积计算确定,并应用混凝土衬砌(liner)。截水沟纵向设适当坡度。截水沟出口应远离挡土墙。 (2)泄水孔 若已渗入墙后填土中的水,则应将其迅速排出,通常在挡土墙的下部设置泄水孔。当墙高H>12m时,可在墙的中部加一排泄水孔,一般泄水孔的直径为5cm~10cm,间距为2~3m。泄水孔应高于墙前水位,以免倒灌。此外,在泄水孔人口处,应用易渗的粗粒材料做反滤层,并在泄水孔入口下方铺设(pave)粘土夯实层,防止积水渗入地基不利于墙的稳定性。同时,墙前亦应做散水、排水沟或粘土夯实(tamp)隔水层,避免墙前水渗入地基(groundwork)。
刘裕华 - 电力岩土工程高工
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去找教科书啊
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或注册
2 个回答
sunsan
赞同来自: 刘八爷
一、挡土墙形式的选择:
选择原则:
(1)用途、高度与重要性;
(2)地形、地质条件;
(3)就地取材、经济、安全。
1.重力式挡土墙(gravity bulkhead)
靠自重保持稳定,适用于H< 5m 的低墙。
材料:块石、砖、素砼(plain concret)。
优点:结构简单、施工方便、可就地取材,应用较广。
缺点:工程量大,沉降大。
2.悬臂式挡土墙(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):
靠墙踵悬臂以上的土重维持稳定,墙内钢筋受拉力。
适用性:重要工程;H>5米 ;地基质量差(墙轻);缺石料等。
3.扶壁式挡土墙(buttress retaining wall) :
扶壁:间距—0.8~1.0H, 其作用—增加抗弯性能,保持挡土墙整体性。
材料:钢筋混凝土(reinforced concrete)
应用:H>10米场所。
优点:工程量小;
缺点:技术复杂、费钢材。
4.锚杆式挡土墙(bolt retaining wall):
组成: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、墙面、钢拉杆
适用:重要工程,墙高已达H=27米 。
材料:钢筋混凝土、钢材。
优点:结构轻、柔性大、工程量少、造价低、施工方便。
缺点:技术复杂。
5. 加筋土挡土墙(reinforced fill wall)
组成:面板(faceplate)、筋带、填料(filling)三部分。
优点:(1)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和土与筋带的共同作用;
(2)挡墙结构轻巧,便于现场预制(precast)、拼装施工快;
(3)能抗寒,抗地震;
(4)造价低,可节省25~60% (与重力式比)
常用拉筋材料:钢筋混凝土、镀锌铁皮、扁钢和土工合成材料等。
评价:锚杆式挡土墙利用锚定板的被动土压力来平衡主动压力,比加筋挡土墙靠金属与土之间的摩擦 力来平衡土压力要优越。
二、挡土墙初定尺寸
以常用的重力式、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为例,研究挡土墙型式选定后,初定其尺寸。
1.挡土墙的高度H
通常挡土墙的高度是由任务要求确定的,即使墙后被支挡的填土呈水平时为墙顶的高程。有时,对长度很大的挡土墙,也可使墙顶低于填土顶面,而用斜坡连接,以节省工程量。
2.挡土墙的顶宽
挡土墙的顶宽为构造要求确定,以保证挡土墙呈整体性,具有足够的强度。对于砌石重力式挡土墙,顶宽应大于0.5m,即2块块石加砂浆。对素混凝土重力式挡墙顶宽也不应小于
0.5m。至干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或扶壁式挡土墙顶宽不小于300mm。
3.挡土墙的底宽
挡土墙的底宽由整体稳定性确定。初定挡土墙底宽B=0.5H~0.7H,挡土墙底面为卵石、碎石时取小值;墙底为粘性土时取高值。
挡土墙尺寸初定后,经挡土墙抗滑稳定与抗倾覆稳定验算。若安全系数过大,则适当减小墙的底宽;反之,安全系数太小,则适当加大墙的底宽或采取其它措施。保证挡土墙既安全又经济。
三、挡土墙的验算(checking computations) :
内容:抗滑稳定、抗倾覆(overturn)、承载力三方面
1、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:
(1)墙身自重W,作用于挡土墙的重心;
(2)主动土压力,作用于挡土墙墙背;
(3)被动土压力,作用于挡土墙前,设计中不考虑;
(4)基底反力:SV —垂直分力;SH —水平分力。
2.抗滑稳定验算:
滑动力:Pax=Pacos(δ+ε),
抗滑力:(Pay+W)μ
Pay=Pasin(δ+ε)
式中 μ—基底摩擦系数。
要求:抗滑力/滑动力=Ks>=1.3
悬臂式挡土墙:墙踵(wall heel)以上的土计入墙自重,再进行验算。
如达不到要求:
(1)加大W,即增大断面尺寸;
(2)加大μ ,即墙底做砂石垫层;
(3)加大抗滑力,做逆坡;
(4)对软土地基,其他方法都不经济或无效,
加拖板:
拖板与墙踵之间用钢筋连接,拖板上土重W’可加大抗滑力。
3、抗倾覆稳定验算
要求:
如果达不到要求:
(1)加大底宽,从而加大W;
(2)加大a,墙趾加长(图5.35);
(3)做卸荷台。在卸荷如以上的压力不能传到下面,故减少了主动土压力。
4、地基承载力验算
与偏心受压相同,应同时满足:
(1/2)(δmax+δmin)<=f
smax<=1.2f
式中 f——承载力标准值。
四、 墙后回填土的选择
1.理想的回填土
卵石(scree)、砾石(gravel)、粗砂、中砂的内摩擦角大,主动土压力系数小侧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小,使墙节省工程量保持稳定性。无疑,上述粗粒土为挡土墙后理想的回填土。
2.可用的回填土
细砂、粉砂(silt)、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的粉土、粉质粘土和低塑性粘土为可用的回填土,如当地无粗粒土,外运不经济,就地取材(use local materials)。
3.不能用的回填土
凡软粘土、成块的硬粘土、膨胀土(expand soil)和耕植土,因性质不稳定,在冬季冰冻时或雨季(rainy season)吸水膨胀都将产生额外的上压力,对挡土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,故不能用作墙后的回填土。
五、墙后排水措施
1.无排水措施的危害
在挡土墙建成使用期间,如遇暴雨,使填土的重度增加,内摩擦角减小,土的强度降低,导致填土对墙的土压力增大,同时墙后积水,增加水压力。若遇软弱地基,则因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的破坏。
2.排水措施的部位与构造
(1)截水沟(catchwater) 凡挡土墙后有较大的面积或挡山坡,则应在填土顶面、离挡土墙适当的距离设截水沟,把坡上、外部径流截断排除。截水沟的剖面尺寸要根据暴雨集水面积计算确定,并应用混凝土衬砌(liner)。截水沟纵向设适当坡度。截水沟出口应远离挡土墙。
(2)泄水孔 若已渗入墙后填土中的水,则应将其迅速排出,通常在挡土墙的下部设置泄水孔。当墙高H>12m时,可在墙的中部加一排泄水孔,一般泄水孔的直径为5cm~10cm,间距为2~3m。泄水孔应高于墙前水位,以免倒灌。此外,在泄水孔人口处,应用易渗的粗粒材料做反滤层,并在泄水孔入口下方铺设(pave)粘土夯实层,防止积水渗入地基不利于墙的稳定性。同时,墙前亦应做散水、排水沟或粘土夯实(tamp)隔水层,避免墙前水渗入地基(groundwork)。
刘裕华 - 电力岩土工程高工
赞同来自: 刘八爷
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去找教科书啊